資源班資訊教育,開啟我的電腦自學之路

在許多人眼中,資源班只是「特殊教育」的一環;但對我來說,那是人生第一次被看見、第一次能用電腦創造的地方。從國中的資源班,到高中的網咖,我在有限的環境裡學會了探索、等待與自學。這段「沒有自己專屬電腦」的學生時期,最後成了我走上「網站設計」與「美編」之路的養分。

來自資源班的祝福

我國中讀過所謂的「資源班」,這段經歷對我的成長影響深遠,別人眼裡那個「特別的班級」,在我心裡其實是人生的起點。當時家裡雖有電腦,那是媽媽工作用的電腦,家裏沒有我個人專用的電腦,所有接觸電腦軟體的機會幾乎都在資源班。

在資源班,我第一次接觸 「音樂半日通」(MIDI 作曲軟體),學會輸入音符、理解旋律結構,我把音樂課本上的音符一個一個輸進去,然後電腦就唱出相對應的旋律。接著又碰到 「非常好色」(美編排版軟體)與 「威力導演 4.0」(影片剪輯軟體),學到設計與剪輯的概念。

這種「透過工具創造結果」的體驗,後來讓我能自然理解 HTML、CSS、Canva、WordPress 等工具的運作模式。

資源班老師不只是指導我學業,還教我做手工藝,紙藤花、中國結藝等手作活動,培養了我的細節感、耐心與審美。這讓我在之後做網頁設計或美編排版時,對比例、顏色、構圖都有直覺感。

網咖的資訊自學

升上高中(桃園農工)之後,我搬去親戚家住(寄人籬下),還是沒有自己的電腦,跟表弟去一次網咖後,就成為網咖的常客。

網咖裡不能安裝軟體,那些我會用的電腦創作軟體,全都用不了。所以我只能在別人打遊戲的螢幕旁,打開搜尋引擊,漫遊在互聯網的世界,有一天我發現了:奇摩部落格。

透過寫部落格,我學會了自我表達與分享,啟發了我對「網站架設」的興趣,開始學習簡單的 HTML / CSS,也因為這樣,我鍛鍊出今日最寶貴的職場能力:自學力。

有限的資源,神的保守

我一直到 2013 年才靠自己的薪水+儲蓄,買了第一台自己專用的筆電:ASUS X550VC。

正因為國中、高中沒有自己的電腦,我反而更珍惜每一次能使用它的機會,也就是說,如果我太早擁有自己專屬的電腦,或許真的會迷上線上遊戲,創作那條路可能會被電動遊戲的多巴胺掩蓋掉,今天的網頁設計、美編排版、影片剪輯,很可能就是因為那段「沒有電腦」的日子培養出來的。

有時候我會想,如果沒有當年資源班的那台電腦、沒有那位老師、我也不會養成數位工具的使用技能、更不會走上這條「網頁設計」與「美編設計」的路。

讀資源班沒什麼好丟臉的

真正該感到羞愧的,是這個社會太常用標籤來定義人。我從資源班走出來,不是因為特別幸運,而是因為學校願意給我機會。如果每個被誤解的特殊學生,都能被理解、被引導、被鼓勵,他們也能像我一樣,用電腦、用創作、用努力,改寫自己的人生。

資源班不僅造就我的品格,更豐富了我的生命,對我而言,那是很美好的回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