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個老闆不敢開除我的真實原因
在中小企業裡,老闆不看學歷,看「替代成本」。誰能快速被取代、誰能馬上補上,誰的離職不會造成損失,就代表誰的「議價能力」最低。於是,最老實的人、最肯做事的人,反而最容易被剝削。因為他們不吵、不鬧、會撐,而資本最擅長利用的,就是這種「體面地受苦」。
⚠️ 對老闆來說,我是「高效又划算」的零件。
⚠️ 老闆知道我不敢真的離開。
⚠️ 我這種人,老闆可能找不到第二個。
⚠️ 換人,就得重頭教一次。
所以更放心吃定我。
⚠️ 一旦離開這份工作,我就會失去收入來源。
為什麼老闆不敢開除某些員工?
因為他們便宜、好用、能撐、懂流程、可控又能自己解決問題。本篇揭露中小企業最真實的剝削機制與經濟依附陷阱,解析多工員工被留任的殘酷真相。
我當初應徵的是辦公室美編。
因為手腳不夠快、貼標貼得不好,老闆覺得我不合適,想請我離開。那時我剛找到工作,不想回到失業的日子,於是我對老闆說:「那我可以去做打雜的體力工作。」就這樣,我留下來了,原本負責打雜的大哥,反而被老闆資遣,成為人事成本計算下的犧牲者。一、太多功能,拆不開
我是設計、美編、上架、行政、倉儲的「綜合體」。要找一個會修圖、又懂 WordPress、還願意打雜的人?老闆心裡知道:開除我 ≒ 失去四個人。
如果我離職,公司必須:
- 找一個倉儲助理(28–35k)
- 找一個設計美編(30–38k)
- 找一個網站管理(38–50k)
總成本:👉 至少 80,000 三人組合
再加上:
- 教育訓練
- 時間成本
- 錯誤成本
這就是為什麼老闆不敢開除我。
⚠️ 老闆開除我,就等於要多請三個人。
二、太便宜,好用又划算
月薪不到三萬,卻能做超過四種職務,對老闆來說是「完美成本比」。在資本邏輯裡,我不是員工,是超高性價比人力。⚠️ 對老闆來說,我是「高效又划算」的零件。
三、太穩定,不會亂跑
老闆觀察過我——不敢抱怨、不敢發脾氣,只是摔筆爆走又回來上班。在老闆眼裡,我就是「情緒低但可控」的勞動力。⚠️ 老闆知道我不敢真的離開。
四、自備資源,能解決問題
無論是 Adobe 掛掉、網站出錯、或設計需求臨時變動,我都能自己解。老闆知道,這是「自修型人才」,而這種人,一旦走了,人事成本會翻倍。⚠️ 我這種人,老闆可能找不到第二個。
五、太懂流程,換人要重新教
我不是只做事,我「知道怎麼做事」。電商系統、寄件順序、上架節奏、報表對帳、影片素材儲存——這些都藏在我腦裡。老闆不能冒著「新人重建流程」的風險。⚠️ 換人,就得重頭教一次。
六、太現實,不會任性離職
我知道自己需要這份薪水,所以不會任性走人。老闆早就看出我是那種「會撐到有備案」的人,所以更放心吃定我。
⚠️ 一旦離開這份工作,我就會失去收入來源。
什麼都做的「萬用螺絲釘」
理貨、裝箱、上架、印寄件單、修圖、剪片、寫文案。後來新同事陸續進來,薪水比我高一點、職責比我單純。明明不喜歡這份工作,卻又每天準時上班、照表操課。我不是被制度馴化,只是還沒準備好,去承受「沒收入」的日子。
現在,老闆知道我不會真的說走就走,也不會隨意開除我,不是因為我不可或缺,而是因為老闆找不到第二個,願意用最低薪水,做最多事情的人。
跳到主要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