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面試後的深思:我為什麼婉拒了這份工作
昨天(3/31)參加了一場面試,面試的公司是一家專注於自有產品開發的新創公司。老闆(品牌創辦人)對我的經歷與技能給予肯定,也在面談後安排我與即將離職的職員對接,讓我了解未來可能面對的工作內容,以利我作出是否加入的決定。
當我開始進一步了解這份職務的實際狀況時,心中浮現了許多複雜的思緒。
這是一個極度獨立作業的職位
薪資待遇起薪是 30,000 元,固定休六、日,工作時間 09:00~18:00,不需要加班。工作地點是公司的倉庫,一樓辦公室只有一台工作用的電腦,倉庫及老闆辦公室則在地下室,因此工作期間會碰到老闆及同事來倉庫巡訪。
主要工作內容包含電商平台的後台操作、新訂單通報、資訊系統維護,還需要獨立發想行銷企劃與美編設計,老闆不會提供文案及設計方向給你,也沒有團隊能討論或腦力激盪,幾乎所有想法與執行都得獨自一人完成,只需對老闆交代工作結果。
雖然我在電商操作與設計方面已有基礎,但實際瞭解工作內容後,仍有不少環節「有聽沒有懂」,流程上需要大量摸索與自行閱讀交接資料,感受到系統操作上的壓力與困難。
我注意到目前是淡季,每日訂單量不多,但隨著 iPad Pro 與 iPhone 等新品發表,一旦進入旺季,訂單量與出貨需求將預期增加,線上行銷與美編設計的工作節奏將變得非常緊湊,屆時勢必面臨更高強度的工作壓力。
潛在的結構性風險
除了業務性質本身的挑戰外,我也觀察到一些潛在的結構性問題,讓我更加謹慎思考未來是否適合承接這樣的工作模式:📁 檔案管理缺乏備援機制
視覺設計專案與部分電商營運資料僅儲存在一台電腦中,沒有部署 NAS 或雲端架構。其他分點的同仁需要特地跑來這裡拷貝檔案。若發生設備故障、電腦掛掉,將無法有效回復檔案,恐導致重要資料全數付之一炬。🔐 密碼管理方式存在資安風險
帳密統一明碼記錄於一份文書文件中,且無任何加密機制。目前也未導入雲端密碼管理工具。一旦帳號密碼外流,不只是資料安全出現破口,等於直接把公司後台開門迎駭客進來。📱 公私不分的溝通工具使用
公司主要透過 LINE 進行內外部溝通,涵蓋供應商、物流、網站開發公司、內部各部門與老闆等,群組數量超過十個。若公司未提供專屬的公務設備及 LINE 帳號,員工必須使用個人 LINE 帳號進行業務聯繫,這不僅侵佔私人生活空間,也可能導致訊息管理混亂,影響工作與生活的界線。
被迫接手的窘境
此外,前任職員預計在清明連假前離職,交接時程緊湊,導致我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完全熟悉整套操作流程,並獨立接手工作,幾乎無人可諮詢。這樣的情境對任何新進人員而言,無疑是極大的壓力與挑戰。
經過一番深思熟慮,我決定婉拒這次的職務邀約。這並非逃避挑戰,而是一次對自己與對方負責任的選擇。我深知若貿然上任,無法有效銜接與發揮,反而可能讓雙方承受更多不必要的壓力與誤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