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恆河猴實驗」拯救了無數的美國嬰孩

「儘量減少親吻和擁抱孩子,更不要讓孩子坐在母親的大腿上。就算孩子哭泣,也決不能心軟,正確的做法是,彎下腰握握他們的手,然後關燈離開。」這套說法被稱作「哭聲免疫訓練法」,這套理論被無數美國媽媽奉為育兒聖經,並用這樣的方法來養育孩子。

「哭聲免疫訓練法」出自於美國心理學家,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——約翰.華生,華生出生在一個窮苦家庭裡,他的父親不務正業,在華生 13 歲時,父親就拋棄了全家人,和他的情婦同居了,母親也因為此事變得性情古怪,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,華生從小就是一個問題少年。

整個高中時期,華生就非常叛逆,從未有一門課及格過,經常與人打架鬥毆,還因為持槍械鬥毆,兩次被送進警察局,被送進一所教會創辦的學校,然而,華生又異常聰明,他考試前隨便突擊背一下,就成了全班,唯一通過希臘語考試的學生,從教會學校畢業後,考取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,成為了一個年輕有為的心理學家。

小艾伯特實驗

這個實驗備受世人爭議,但是依然載入心理學史,任何一個學習心理學的人,一定都聽說過這個實驗。

時間拉回到 1920 年,當時一位八個月大的名為「小艾伯特」的嬰兒被送到華生身邊,這個嬰兒被華生當成了心理學實驗的對象。這個只有八個月大的嬰兒,他太小了,以至於都還不會走路只會爬行,他和所有這個歲數的嬰兒一樣,天真無邪,非常可愛,華生則覺得他「鎮定且被動」,很適合用來做實驗

小艾伯特的母親是診所的奶媽,沒有受過什麼教育,不知道華生要拿孩子做什麼實驗,她只是知道,把自己的小孩給這個人做實驗,一天可以拿到 1 美元的報酬,一來衝著配合實驗領報酬,二來覺得華生是一位有名氣的心理學家,讓孩子參加他的實驗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,於是就帶著自己孩子去了。

最開始那段時間,華生經常在小艾伯特身邊放一些毛茸茸的動物,如小白鼠、兔子、狗等。華生用了幾個月的時間,讓小艾伯特和這些小動物建立了感情和聯繫。然後,華生開始了實驗的下一部分,他把一隻小白鼠如往常一樣放在小艾伯特的身旁,當艾伯特想要和小白鼠玩耍時,華生突然在孩子背後重重敲擊一根鐵棒,發出巨大刺耳的響聲,嚇得小艾伯特哇哇大哭。

反覆幾次試驗之後,只要小白鼠出現在小艾伯特的身邊,孩子就會立刻大哭並躲避。後來華生又用其他動物實驗了多次,小艾伯特開始恐懼任何毛茸茸的東西,不管是小白兔還是小狗,那些曾經給小艾伯特帶來快樂的動物,只要出現在小艾伯特的身邊,他就會立刻開始變得恐懼並大哭,長時間的實驗之後,小艾伯特開始害怕,所有毛絨絨的東西。

華生從這個殘忍的實驗中,得出了一個結論:「人的行為,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,恐懼也可以習得。」並據此實驗,華生撰寫了一系列論文,以按照成人的需求對孩子行為訓練為核心思想,衍生出了哭聲免疫法、延遲滿足法、嬰兒獨立完整睡眠法等一系列育兒理論。

華生的理論問世之後,震驚了全球的教育界和心理學界,對當時的教育界和心理學界影響很大,受到了大量美國家長的歡迎,在美國風靡一時,從此,華生的理論殘害了美國數代兒童。

華生有句流傳甚廣的話:「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,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中,我可以保證,在其中隨機選出一個,訓練成為任何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——醫生、律師、藝術家、商人,或者乞丐、竊賊,不用考慮他的天賦、傾向、能力、祖先的職業與種族。」

在華生的理論體系中:「人就是機器,你對孩子輸入什麼樣的塑造和訓練,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。孩子就應該被當做機器一樣,訓練、塑造和矯正,可以通過懲罰,禁止孩子做不好的事,從而讓他們成為社會精英。」爲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沒有錯,華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,也使用了這套方法嚴格訓練自己的孩子。

得到的結果就有些過於慘痛:華生大兒子雷納,成年後精神出了嚴重的問題,多次嘗試自殺,並於30多歲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;女兒瑪麗成年後也患有嚴重的心理疾病,多次嘗試自殺;小兒子的精神也出了問題,離家出走流浪;外孫女瑪麗埃特酗酒成癮,多次嘗試自殺。

按照華生的最初構想,哭聲免疫法確實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堅強,然而這種被迫堅強的表象下,是一層濃厚的心理陰影,但那只是讓孩子在絕望當中封閉了自己,對父母和世界的信任,就這麼被掐滅在搖籃中,他的未來,將充滿孤寂和灰暗。

科學界更是對他的實驗議論紛紛,很多人都說他的實驗是極為殘忍的,重新回頭來找這個嬰兒的時候,才發現「小艾伯特」在 6 歲的時候,就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,許多人開始了對華生實驗的譴責,「小艾伯特實驗」也在學界引發了廣泛地討論,主要是關於實驗的道德底線的討論,美國心理學協會更在 1979 年公布了實驗倫理規範,嚴禁進行違反倫理的實驗。

晚年的華生後悔自己出版的育兒理論,表示自己在這方面的研究並不充分,但是這無法挽回他的孩子和許多美國兒童的幸福。這套理論最可怕的地方,在於對孩子心理上的摧毀。漠視了孩子的親情需求,對孩子如機器人般冷酷,會導致兒童的心理出現扭曲和異常。

被哭聲免疫法修整長大的孩子,後來輕則睡眠障礙,重則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,付出一代美國兒童的幸福代價後,此方法終於被歐美深深反思和摒棄,如今,在歐美生過孩子的媽媽都會得到助產士和醫生的「親密育兒」建議。親密育兒法已經成為歐美國家最基本的共識。

恆河猴母愛剝奪試驗

在華生的理論提出 40 年後,美國心理學家哈利·哈洛博士用恆河猴母愛剝奪試驗,推翻了華生的理論,證明了孩子所需要的是父母的擁抱和愛撫。剛開始哈洛博士只是想研究猴子的學習行為,但很快便出現了一個讓他費解的現象,這種情形讓哈洛感到非常奇怪,這不科學啊!因為當時主流的心理學認為「嬰兒對母親的依戀,是對營養物質的一種回報」。

在上個世紀50年代之前,占據主流心理學地位的思想是:無論動物還是人,都會更加依戀那個給自己提供食物的照顧者,也就是說,嬰兒愛媽媽是因為媽媽給他們提供了奶水。

那時為了防止猴子生病傳染,哈洛特意將剛出生不久的小猴子與母親分開,並實行一猴一籠的隔離餵養,然而這些幼猴們是吃住無憂了,但哈洛卻發現了這些小傢伙極其不對勁。它們經常性地目空一切,神情呆滯地望向遠方,還特別喜歡吮手指。

當哈洛重新把小猴子們聚在一起,它們竟手足無措地不懂得如何相處,這些幼猴無一例外的對鋪在籠中的毛巾產生了強烈的依戀。它們喜歡抱著毛巾,或者用毛巾裹住自己。而且當哈洛想換掉髒掉的毛巾時,猴子們都產生了劇烈的反應,四處亂竄並尖叫。

於是哈洛給剛出生的小猴做了兩個「假媽媽」:一個是裹上絨布的「絨布媽媽」,可以提供觸覺撫慰,但沒有奶水。另一個是沒有絨布的「鐵絲媽媽」,外表生硬,但有 24 小時的奶水和溫熱的燈泡。按理說,能提供食物和溫暖的「鐵絲媽媽」,會更受小猴青睞,但實驗結果卻截然相反。小猴絕大部分時間都依偎在絨布媽媽身邊,只是餓了的時候會去「鐵絲媽媽」那兒喝奶。

後面哈洛還做了第二個實驗,他把一些能夠製造巨響、造型可怕的敲鼓機器人放進籠中。他想看看在驚嚇之下,小猴子會作出怎樣的選擇。當時小猴子們果然被面前的「怪物」嚇得大驚失色,並毫不猶豫地奔向「絨布媽媽」,用盡力氣抱緊她,並最終會在「絨布媽媽」的身邊平靜下來,只有「絨布媽媽」才能給予幼猴們更多安全感。隨著幼猴的年齡增長,這種需求更加明顯,它們一旦感受到威脅,便全部湧向了「絨布媽媽」。

哈洛又繼續做第三個實驗,這一次小猴子們沒有任何媽媽,它們孤獨地呆在籠子裡,只能定時得到食物。幾個星期「無母親」的生活後,這些小猴子被放進有兩個假媽媽的籠子裡。小猴子沒有奔向任何一個假媽媽,而是躺在地上瘋狂地抓撓自己,撞擊地面,大聲尖叫,好像精神病院裡病情發作的患者。它們從來沒有跟假媽媽相處的經驗,不知道該如何安撫自己,這些幼猴在成年後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。

此後,這些孤立長大的猴子身上帶著抑鬱,自閉的症狀,他們無法與其他猴子有正常的社交,有些甚至在回到猴群後絕食而死,所有的公猴都失去了交配能力,有超過一半的母猴不能正常交配,於是哈洛將它們強行交配,但這些母猴生下小猴子後,沒有具備任何母性,殘暴、無情,不僅不懂得照顧小猴子,還把小猴子的腦袋咬碎,把小猴子殘忍的摔死。

哈洛得出了自己想要的結論,幼年時期愛的形成和成長,滿足生理需求並不是絕對因素,身體觸碰才是滿足愛的需求以及親子之間依戀性的重要因素。幼童不僅需要母親的養育,更需要母親給予的安全感和接納,這對孩子心理成長和性心理成長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。他認為,滿足觸摸、運動、玩耍,就可以滿足一個幼年靈長類全部的愛的需求。

哈洛認為,對這些猴子所造成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,即使此後再跟母親或夥伴相處,它們也永遠無法成長為正常的猴子。因此,哈洛把早期母愛形成的關鍵期定義為前六個月,他建議,我們人類的嬰兒和母親最少前六個月要經常在一起。

這些觀點在現在看來是顯而易見、無須證明的事實,在當時卻是革命性的。哈洛的實驗改變了當時醫院、孤兒所和愛嬰機構主要的照顧策略,從此婦產科醫生明白,新出生的嬰兒、孤兒,光是給予他們食物是不夠的,能夠讓他們回到母親懷抱,能夠擁抱他們玩耍才是最重要的。

但在那個年代,哈洛的實驗卻真實地帶來了一次育兒概念的改革,這與過去倡導的只要餵飽孩子就行,「不要溺愛寶寶」的育兒概念是完全相悖的。這個「殘忍」的心理學家,用最殘酷的方式,拯救了無數被「行為主義理論」殘害的嬰兒,改變了他們的命運,如果沒有哈洛的實驗,這種錯誤的育兒理念將會一直錯下去。

哈洛的實驗和後續的很多嬰兒依戀實驗證明,曾經被用心呵護、溫柔擁抱、及時回應的孩子,會成長為更自信、更獨立、更能適應社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