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費比稿=劣幣驅逐良幣

「比稿」這個詞超常出現在設計與行銷產業。現在行銷公司、設計公司聽到「比稿」兩個字都退避三舍,那是因為以台灣目前的業界文化,比稿通常都是「免費設計」。

如果你去買一碗牛肉麵,最後發現不好吃,你也知道不可能在買麵的時候先嗆聲「老闆先來一碗我吃吃看,好吃再付錢」;但為什麼碰到設計的時候,卻有所謂的「免費比稿」這件事情呢?從什麼時候開始,台灣已經變成要「先絞盡腦汁作出設計,然後再去碰運氣看自己能不能把設計賣出去」的歪風?

實際上,很多設計師為了接案,多不會向案主要求比稿費,就怕一提出口,連比稿的機會都沒有。尚未闖出名號的年輕設計師為了累積作品數及名聲,多數只能忍氣吞聲。

其實多年前曾經是有比稿費的,但有人帶頭免費做搶生意,久了就打壞了業界行情。這市場上有不少土法煉鋼,沒有受過正規訓練,只會用工具不會做「設計」的人濫竽充數。

行為心理學指出:人天生有厭惡損失的傾象,這叫損失偏誤。而用白話文來說,這世上沒有人喜歡:買到爛東西+買的比別人貴。

案主現在要做某某設計,但是案主很怕付錢之後卻拿到垃圾,因此案主決定這麼做: 開出我的要求,讓五到十位設計師免費設計圖稿給我看看,看完比較之後,我再挑選其中一個簽約, 至於其他沒選上的人:「甘我屁事」。

也只有這位比稿成功的設計師才能拿到錢,其它被淘汰的設計師等於做白工,辛苦花時間做的設計卻一毛錢也拿不到。比稿對於一個設計師而言,投入了大量的設計資源於比稿案件中,卻無法保證得到商業的營收,所付出的機會成本代價相對很高。

若設計產業還是繼續充斥著免費的勞力、智力付出,最明顯的後果,就是各家開始削價競爭。如果遇到心術不正的業主,你可能在免費提案之後發現,你的設計被業主幹走了(盜用),而且沒有付你一毛錢!

遇到這樣要求「比稿」的案主,千萬不要有任何浪漫想法。一定要告知對方「使用者付費」觀念 (要收比稿費),收比稿費可幫你篩選掉一些澳洲來的案主,若有其他設計師接受比稿,那就把這個案主放生吧!

免費比稿讓設計流於低價競爭、便宜行事,對於有專業的人不肯給予相對應的報酬, 最後的結果就是讓不專業的人在市場上大行其道,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好的專業養成訓練, 所以願意接受比較低的報酬,導致現今廣告或設計業的利潤越來越薄,也讓專業的設計師越來越難以生存。

一個專業的設計師,是需要耗費無數的金錢、時間成本,才能夠培養出來。因此算報酬的標準是「讓設計師足以維持生活水準」的價錢。大家在搶便宜、壓縮預算的同時,卻錯失了機會能讓一項專業往更高的境界邁進。短視近利的後果就是造成設計師的專業實力只能原地踏步。

設計師的這些「專業」、「美感」並非一朝一夕就可達成。為了養成他們自身所具備的「專業」與「美感」,設計師必須要花上非常多的時間、金錢來充實自己 。先花錢讓設計師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,設計師才能夠累積技術與能力在自己身上。而當設計師累積的技術與能力到達了一個水準,他所能製造的價值,自然會有爆炸性的提升,就如同資本一樣。